问法智选

故意隐瞒犯罪所得立案标准 2022掩饰隐瞒罪量刑案例分析

刑事辩护
2022-08-03 11:25:20
0

一、 法律规定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 构成要件

1、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通常不包括上游犯罪的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分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

2、 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3、 本罪的主观方面要求犯罪主体明知,即具有主观故意。

4、 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三、 定罪标准

1、 构成本罪情形

(1)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江西省立案标准为5000元);

(2) 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3) 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4) 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5) 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2、 认定“情节严重”的情形

(1)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10万元以上的;

(2)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10次以上,或者3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

(3) 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

(4) 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5) 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3、 可免除处罚的情形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构成犯罪,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1) 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 为近亲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且系初犯、偶犯的;

(3) 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

四、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与洗钱罪的区别

洗钱罪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特殊罪名,二者存在竞合关系,其行为方式基本都是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

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第一,犯罪客体不完全相同。洗钱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同时客观上也侵害了司法机关的职能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职能活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侵犯国家的金融监管秩序。第二,上游犯罪的范围不同。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仅限于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犯罪,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上游犯罪是滴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犯罪以外有犯罪所得的所有犯罪。第三,洗钱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主体只能是个人。

五、 辩护思路

1、 被告人不具有主观故意,及被告人主观不明知。刑法规定本罪必须主观明知,即明知是赃物仍然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居间介绍买卖、收受、持有、使用、加工、提供资金账户等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因此若被告人主观上不具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犯罪故意,则不构罪。

2、 被告人所处置的并非犯罪所得,即上游人员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本罪所处置的是犯罪所得物品,若上游人员不构成犯罪,则被告人所处置的物品也并非犯罪所得,因此其行为也不构成犯罪。

3、 涉案犯罪金额的认定。本罪常见犯罪数额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的资金数额,二是涉及的实物价值。第一种直接资金数额要求被告人应当具有完整、连续的流水钱款;第二种实物价值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时为准。通过认定犯罪金额来对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或罪轻进行辩护。

六、 典型案例

1、 孟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上诉一案,本案中被告人孟某并不知道借款来源为犯罪所得,其向他人借款并返还利息的行为属于正常的民间借贷,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二审法院依法宣告其无罪。

2、 赖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上诉一案,依照现有证据无法认定被告人赖某某明知其所收购的车辆系违法所得,认定上诉人赖某某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证据尚未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不能排除赖某某被蒙骗的可能性,因此法院依法认定赖某某的行为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如遇类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

遇到法律问题需要立即咨询?

向专业律师咨询,获得个性化解决方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沙依巴克区犯罪辩护律师多少钱

沙依巴克区犯罪辩护律师多少钱

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的一个行政区,位于市中心,是乌鲁木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沙依巴克区的人口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治安问题也日益突出。犯罪...

2025-04-15 17:08:49 200阅读
毒品犯罪律师多少钱

毒品犯罪律师多少钱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一旦被认定成立,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当遇到毒品犯罪指控时,寻求专业毒品犯罪律师的帮助至关重要。毒品犯罪律师的费用因...

2025-04-15 07:59:25 226阅读
故意伤害罪被害人律师费多少钱

故意伤害罪被害人律师费多少钱

故意伤害罪中,被害人委托律师需要支付律师费,那么故意伤害罪被害人律师费多少钱呢?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故意伤害罪被害人律师费的计算依据、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合理选择...

2025-04-11 10:11:51 325阅读

相关问答

A

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等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通过婚姻索取财产。 2、禁止重婚。禁止配偶与他人同居。 3、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和遗...

婚姻
75人关注
去咨询 >
A

隐瞒不孕有两种情况。一是女方婚前故意隐瞒不孕,男方婚后才知道。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男方可以在知道后一年内向法院要求撤销婚姻。另一种是,如果女方婚后隐瞒不孕,如...

婚姻
56人关注
去咨询 >
A

1、在没有达到法定年龄的情况下同居不是犯罪。 2、法律没有明确禁止未婚同居。没有配偶的双方自然有权行使公民权利,享有同居的自由。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未婚同...

婚姻
166人关注
去咨询 >
潘冰律师

潘冰律师

黑龙江博学律师事务所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擅长领域:债权债务 合同事务 金融保险 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