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什么意思?

概念

本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之80条第3款的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有居民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造虚假的居民身份证是否构成本罪,应做进一步分析。有居民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在其职权的范围内,经过合法手续制作居民身份证的,即使内容虚假与真实情况不符,仍不失为真身份证,因而不属伪造、变造;但如果这类人员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违反有关程序制作居民身份证即属“伪造”。例如,不经主管领导批准打开机器,制造没有合法手续的记载虚假内容的身份证,即属此类情形,对此种情形的行为人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因为行为人虽有制造居民身份证权,但超越职权范围对其则不再具有行使该项职权的权力。由于行为人具有制造民身份证的方便条件,因而手段隐密,不易发觉,其主观恶性更为恶劣,行为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严重。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客体是国家居民身份管理制度。身份,表明一种关系,即与其他人组织之间关系,居民身份,则表明其与国家、一定的地域和行政管辖范围存的确定的联系,因而国家通过居民身份证制度来使这种关系形式化,从而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权益的事务时,居民身份证能起到证明身份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日益频繁而呈规模化趋势,居民身份证制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户籍制度所不能代替的。我国自1985年通过《居民身份证条例》并实施居民身份证的制度以来,方便了公民进行社会活动,在人口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妨害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对居民身份证的制造、使用、监督的正常管理活动。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18条明确|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而实施该行为,并希望将意欲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伪造、变造出来。

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伪造”,是无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作虚假的居民身份证;“变造”,指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在真的居民身份证上进行变更,改变姓名、年龄等事项内容。“居民身份证”,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印制、管理、颁发的,发放给境内的年满16周岁中国公民以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2条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第3条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第6条规定:“居民身份证式样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发放。居民身份证具备视读与机读两种功能,视读、机读的内容限于本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项目。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的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居民身份证法》第11条规定:“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居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应当申请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顶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请换领、换发或者补领新证。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居民身份证的机读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居民身份证法》第8条规定:“居民身份证由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签发。”1986年11月28日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第3条第3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可根据需要设立证件制作中心或制证点,并报公安部备案。”第23条规定:“居民身份证的签发机关是县公安局、不设区的市公安局和设区的市的公安分局”。可见,国家关于居民身份证发放的规定是很严格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应包括临时身份证,有关临时身份证的管理、制发的具体内容;参见1989年9月15日国务院通过的《临时身份证管理暂行规定》。

定罪标准

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对于伪造、变造行为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例如出于个人癖好,模仿真居民身份证制造摹本,并未使之流人社会而仅是个人收藏的;行为人认为自己的居民身份证字迹不清,擅自开启证件聚脂薄膜密封加以深涂的,或认为证件姓名用字有误,擅自涂改的,不应认为是犯罪。

此罪与彼罪

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居民身份证是公安机关颁发给具有一定资格公民的证件,因而也属于国家机关的证件的一种,但立法者出于对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有效管理,单列其为一罪,有利于惩治这类犯罪。二罪的区别表现为:(1)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信誉和正常的管理活动。(2)行为手段不同。后罪中除了包括伪造、变造以外,还有“买卖”。因而如果有买卖居民身份证,社会危害性严重应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应以后罪论处。(3)侵犯的对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关的公文、证件、印章。

本罪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界限。主要表现:(1)侵犯的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信誉和正常活动。(2)行为手段不同。后罪行为手段仅限于伪造一种。(3)侵犯的对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

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一篇:非刑罚处理方法

下一篇:分裂国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