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把财产转移了吗怎么办
如果发现所谓“假离婚”被对方利用来转移财产,权益受损方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先尝试与对方协商,要求重新分割财产;若协商不成,可以在法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在现实生活中,“假离婚”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是夫妻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购房、规避债务等,而办理了离婚手续,但实际上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这种“假离婚”存在很大风险,可能一方会借此真的转移财产。
当发现财产被转移时,首先要做的是收集证据。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转账记录、房产交易合同、车辆过户手续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在离婚过程中或离婚后,对方存在不合理的财产转移行为。例如,如果发现对方在离婚前不久将大量资金转到他人账户,且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这很可能就是转移财产的行为。
收集到证据后,可以先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毕竟曾经是夫妻关系,通过友好沟通,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诉求,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也许对方会因为理亏而同意重新分割。
如果协商不成,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的三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提供充分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提高胜诉的几率。面对“假离婚”被转移财产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来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如遇类似问题,建议立即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解答。
需要专业律师帮助?
24小时免费法律咨询,专业律师为您解答